首页>检索页>当前

华北理工大学:清廉之花在校园绽放

发布时间:2025-07-08 作者:周洪松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

既有党的纪律建设百年历程的厚重沉淀,也有触目惊心的贪腐案例警示;既有师生创作的廉洁主题书画作品,也有科技感十足的互动体验装置……如今,华北理工大学近400平方米的廉洁教育中心已成为师生心中的“精神地标”。近年来,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廉政教育基地,该中心以“分众化、精准化”教育模式,努力将廉洁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师生心田。

华北理工大学地处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,距离市区较远,师生外出参观警示教育展陈面临诸多不便。建设廉洁教育中心,是该校立足校情、破解难题的创新之举。中心紧扣“纪法教育、警示启迪、文化浸润”三大功能,通过图文展板、案例剖析、多媒体交互等载体,构建起立体化教育矩阵。

走进展厅,党的纪律建设专区以时间为轴,清晰展现百年大党刀刃向内、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;警示教育区聚焦“四风”问题典型表现、违反六大纪律的具体行为及严重后果,结合高校领域违纪违法真实案例,切实以“身边事”警醒“身边人”;廉洁文化区以古今先贤的清廉风骨与革命前辈的家国情怀为脉络,生动呈现历代廉洁理念的传承轨迹;师生作品区以书画、海报、陶瓷工艺品等师生原创作品为载体,让清廉文化在笔墨勾勒中“鲜活绽放”,在陶纹流转间“跃动生姿”。

针对不同群体特点,该中心推出了定制化教育方案。“大一新生入学先上廉洁课,毕业离校前再打预防针,领导干部定期开展警示教育,教师常态化组织师德师风专题活动,这是我们设计的‘教育闭环’。”中心负责人介绍说。

——为新生立起纪律规矩的“标尺”。每年新生入学后,学校会有序组织参观中心“校规校纪”专题展,开展“廉洁教育第一课”。“通过开展教育活动,将助力新生重塑对廉洁的认知,推动廉洁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。”该校学生处工作人员表示。

——为毕业生扣好步入社会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中心精心打造了毕业生离校廉洁课堂。年轻公职人员因贪欲误入歧途、大学生村官被企业老板“围猎”、“90后”科研骨干被国外间谍利用……这些新入职大学生的违法违纪案例成为震撼人心的警示教材。“这堂廉洁课像一记警钟,时刻提醒我,未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,都必须守住纪律红线,坚守廉洁底线。”毕业生南玲欣发出由衷感慨。

——为党员干部敲响廉洁从政的“警示钟”。中心定期组织领导干部通过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、重温入党誓词。“那些因贪图‘蝇头小利’而身陷囹圄的干部,用惨痛教训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,筑牢思想防线。”一名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参观后说。

——为教师筑牢廉洁从教的 “防御线”。中心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,常态化组织专题教育活动。通过深度剖析高校教师学术不端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典型案例,推动职业行为准则入脑入心。“学术诚信是治学的根基,廉洁从教是育人的底线,二者相辅相成,才能共同构筑起师者的精神脊梁。”一位教授在参观后表示。

在廉洁教育中心“虚拟警世钟”前,参观者站于钟前,三声浑厚的钟鸣便会响彻展厅——“咚!”警示权力不可任性;“咚!”提醒底线不容逾越;“咚!”叩问初心是否依旧。这组钟声,将“警钟长鸣”的抽象告诫转化为可感知的震撼体验。

“廉洁教育不是一阵风,而是一堂终身课。”华北理工大学纪委书记高源山表示。下一步,中心将与地方纪委监委协同联动,系统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与人文精神内核,重点搜集彰显河北风骨、唐山特质的清廉典故,着力构建兼具思想性、地域性的廉洁文化教育资源库,让清廉之花在校园绽放。(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周洪松)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最新发布
热门标签
点击排行
热点推荐
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